"Loading..."

再谈音场的“样子”——空间感、音像与Sound Stage

大家在网上搜索耳机或是音响资料的时候,时常看到或是听到别人说什么器材的音场表现,面对很多人在讲音场,那么大家讲得音场是长什么样子?音场这两个字有时候很模糊,今天就用更详细的语言来说说“音场”。

微信图片_20181218172157


对大部分人来说,无论是聆听喇叭还是耳机,器材对于整个空间的描述应该是要拆成下面三个构造:


1、空间感:Space、Sound Field或是Ambience

2、音像:或者说声音的画面、Sound Image

3、Sound Stage:这个也有人翻成音场,但是又跟空间感不同,较趋向于舞台的呈现。


空间感

这里的空间感,必须更明确的解释为:Space、Ambience。这两个英文字比较能够解释空间的感受。人对于空间的感受其实是在一个既定的空间(confined space)中,发出声响后的空间残响(reverberation)让我们感受的。由于reverb对于人耳来说有很大时间差效应,所以我们才能大概猜测这个空间大概多大。目前大部份的用家讲的音场仅止于空间感而已。而这样的体验大多都是因为听的音乐是流行、摇滚为主。而通常这些类型的音乐的空间感表现都是在唱片混音过程中人工加进去的,这样的reverb在人声、乐器乃至于模拟特定空间大小的表现,在听者的聆听情感上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微信图片_20181218172201


音像 Sound Image

相较于空间感与Sound Stage,音像比较好解释。音像是音乐元素在听者面前的平面定位陈述。所以,以吉他四重奏为例,一个正确负责的录音与制作要能够清楚的让听者能够指出左一到右一在哪边。如果是大编制的交响乐,也应该要能够知道从左到右有哪些乐器落在哪个区块。

微信图片_20181218172203


Sound Stage

前面空间感讲是空间的大小,sound image讲的是平面定位,那么sound stage要谈的是层次、深度。Sound Stage也有人会翻译成音场,但是照字面来看,应该是要解读为声音在舞台上的表现比较适当。


以古典乐专辑来说,无论是独奏、重奏到大编制的交响乐,在两声道的系统下聆听,只要前端音源、功放还可以、喇叭摆位得当且唱片本质不错,基本上不仅要知道音像的定位,还要能点出乐器区块的前后关系。以Martha Argerich与Mischa Maisky的Schbert Cello Sonate for Apreggione为例,在大提琴进入之后,就可以立马感觉到提琴在前,钢琴在后的感觉。以此类推,大编制的音乐,除了左中右的音像外,必须知道各乐器分部的前后相对的定位在哪边。耳机系统严格说起来必须到一个程度之后,才有办法得到缩小版的sound stage表现。

微信图片_20181218172205


将上面的三个元素:空间感、音像与Sound Stage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stereo呈现。为什么大家每次测试器材都一定要先用古典乐听过才换成流行与摇滚?因为,原则上古典乐唱片在整个制作过程普遍会尽可能还原当时录音的环境情况,所以,对我们来说,如果器材可以忠实呈现完整的stereo听感,才算是回归音响对于空间「传真」的本质。一般而言,古典乐大致上能表现得不错,换到流行与摇滚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 


题外话:需不需要听发烧测试片

微信图片_20181218172207


说穿了,有的发烧音响测试片的出现是为了测试特定品牌音响能力而去特别做出来的,是有针对性的,所以在特定一些品牌的系统中听,会感觉音响性与动态会很不错,但是也有可能在某些品牌的系统中听却是美中不足。音响发烧测试片仅止于此,因为你还是得回归听自己常听音乐,很多测试片的曲风你压根不会再拿出来欣赏第二次的!


当然,小灵建议大家还是把自己最熟悉的而且大家都比较认可的录音好或者真实现场录音一些曲目挑选出来,做成属于自己的试音曲库,这样就能让自己面对一套感兴趣的音响设备,能迅速用自己熟悉的“试音曲”去感受音响器材的优劣了。如果大家有啥心水好曲推荐或者交流的,欢迎留言给小灵啊~!


Processed in 0.112191 Second , 54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