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音响市场的发展与两类专业企业的发展有关系:一是以全国各地的电视台、广播台、唱片公司、录音棚等为代表的影视剧、音乐生产企业(简称生产企业);二是以电影院、歌剧院、专业演出舞台等为代表的影视剧、音乐推广企业(推广企业)。
在过去几十年,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影视作品管理政策的逐步开放,这两类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每年中国国内发行的影视剧的总集数和总时长达到了空前。但看似火热的专业市场背后,也存在潜伏的危机。
01设备使用周期长,更新缓慢
对于电视台、影视公司来讲,更换设备开支比较大,而专业音箱设备是更新换代属于比较靠后的环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声音不像图像,在感官上容易体现出来,因此电视台更新升级器材,专业音频器材升级比较靠后。
另外,录音师或者混音师的习惯。为什么录音师会成为专业音响设备比较滞后的原因呢?这是因为,录音师经过几年、几十年对一套高水准监听音箱的磨合,已经养成了对该监听音箱的习惯,为了保证自己录音水准和影视、音乐监听效果的一致性,是轻易不肯改动升级器材,尤其是监听音箱的。这也是导致企业设备使用周期长的原因。
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建立新录音棚、影院、剧院的成本开支加大,所以新录音棚、影院、剧院的建立速度会放缓。而老的电影院、剧场升级,音响系统升级所占比重份额较少,对专业音响的投入有限。而老录音棚的众多专业音箱很多都考虑的是嵌入式结构,升级难度比较大。所以,这些地方的设备使用周期比较长。
02国内专业音频市场环境更加恶劣
相信你也发现了,如今的音频市场,除了传统专业音频厂商继续深耕市场,还有许多第三方音频厂商,尤其是在软件上略胜一筹的互联网厂商入局,这必将导致专业音响市场竞争的加剧。
此外,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推广企业,都会经历一个从野蛮生长到归于理性的阶段。从当前国内影视剧质量水准低劣且数目庞大来推断,目前我国影视剧还处于野蛮发展状态。但是影视类、音乐类产品的最终终端是观众,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最终会走向成熟。
市场是炼金石,在经历众多山寨垃圾影视剧、音乐作品以后,观众就不会再买这些粗制滥造产品的账,这必将淘汰一些只因骑在“风口上”但是没有真正水准的企业。而这些生产企业的减少,也将影响到专业音响的销售。
市场回归理性的结果,是必然导致部分生产企业数量的减少。
但值得庆幸的是,国家一直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在国家对科技行业的大力扶植下,具备专业优势的国内专业音频品牌企业,必将尝到这些新政策的甜头。
国内专业音频市场不那么好混了,那么,厂商该如何应对挑战?
1拓展产品线
2019年的上海展上,不少厂商透露将在主打专业音频领域的同时,将业务触角延伸至民用领域。而一些国际大品牌如舒尔、Bose、JBL等早在民用市场上建立了不俗的口碑。
以JBL为例,哈曼品牌旗下JBL品牌是一个享誉世界的音响名牌,但也有很多人对于JBL产品会产生混淆,很难分清楚JBL民用产品以及JBL专业产品的区别。
对行业市场作出细分的哈曼集团,将两条产品线分隔开,亲民便携的小音箱种类多见于民用产品线,它们用“JBL”三个单独字母作为logo,简明易记,是无数音响爱好者的必购清单。
而专业产品线的品牌logo除了“JBL”外,大部分产品还会在下方标注“professional”,标志着其为专业标准下设计生产出的产品,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细分,JBL专业产品也细分出了不同产品线,如专业娱乐产品线,则是使用“JBL”下注“entertainment”,经过哈曼专业认证的JBL专业娱乐产品线,同样在市场上表现出色,其销售额占据在娱乐扩声市场的极高市场份额。
LBL通用logo JBL专业娱乐产品logo
品牌直接面向终端,将有机会让更多人消费者直接感受到经过专业声学设计与给力硬件支撑的产品品质,为消费者带来物有所值的高水准声音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音响和民用音响之间存在着用途、操作、性能、价格等多方面的区别,但随着人们对音响消费的需求出现变化,这也模糊了专业和民用的某些特定界限,需要拥有专业品质,亦追求亲民简便多功能的特质。然而不论市场如何变化,对于高品质好效果的产品追求却永远不会减少。
2技术革新
专业音响往往服务于人数较多的场合,例如例如容纳数百名学生的学校的礼堂、例如动辄上万人的演唱会。因此大功率成为了专业音响的一个特征。足够大的功率才能实现大空间声场的均匀覆盖,这一要求也使得对扬声器技术特性(声压灵敏度、指向特性、最大声压等级等)有更高的要求,拉高了专业音响的造价成本,所以专业音响中低价产品并不多见。
另外,专业音响讲究的是对声音的还原——比如监听音响特点是能够平衡的还原高、中、低三个频段的声音,对声音的回放不进行任何的修饰、渲染,忠实的还原音频信号,对此,各大专业音频厂商的竞争焦点还是在集中在技术这一点上。
3制定合理价格,完善渠道网络
行业内常见的营销做法是,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设备厂商在全国各地发展代理商、经销商,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并更进一步地贴近客户,加快扩大客户规模,提高客户消费频次。稍有能力的,公司会提供完善成熟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从工程设计、配置预算项目施工、安装调试到维修保养等全方位服务,最大范围内为客户降低组建成本和维护成本。
消费习惯转变,互联网发展,新渠道不断推陈出新,加之定制化专业音频设备覆盖率仍有增长空间,种种因素使不少专业音响企业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现状之下,开始考虑制定合理价格,扩充销售渠道。
渠道有道,未来已来。以智能化、系统化、个性化为特色的未来,需要更多的行业坚守者,打通渠道,共建行业新生态。
4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国产音频核心技术
在产业化进程中,将品牌推广与技术授权捆绑,注重与国际大品牌的合作关系,借助他们的品牌影响力,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围绕“民族品牌”、“自主研发”、“听中国人自己的声音”等主题拍摄系列品牌宣传片,打造国产音频品牌。与内容合作伙伴共同推广,与设备厂商和音乐内容提供商共同推出音乐专区,大力推广国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