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人生如戏全靠演?音响玄学全靠吹!!!

折腾HiFi的人越来越多,关于音质的讨论出不穷,早两年在某坛看到某大咖发的HiFi枪文的大撕逼,更是把音质玄学这话题推上刀尖浪口。这么说吧,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相比,HiFi领域的神论数量绝对数一数二,这和音响本来就带有“玄学”意味的现实有着莫大关系。从HiFi行业诞生的那一刻其,“玄学”就如影随形。评价某款产品音质好不好?大家众说纷纭,往往也只是得出“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这样的似是而非的模糊标准。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217


不仅如此,HiFi玩家提升音质所使用的手段看着也相当匪夷所思,以至于最后被人调侃“ 火电音色偏暖,水电偏冷,核电有电子味 ”云云。这些现象,在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中少见得多,例如评价某某显示器、某某电视的画质,尽管也有主观意见,但其中“玄学”的成分可就远远不能和音质比肩。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228


为什么一谈到音质,内容往往就变得尤为“玄学”?今天就一起来谈谈原因吧。


音质难以量化:测试软件没人懂

到底怎样的音质才是好?衡量音质并不是没有具体参数,但相比衡量CPU性能、衡量GPU性能、衡量屏幕显示质量等,音质的客观参数更不为人熟知。就算是发烧友,也很少人能够对某样器材的总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分离度、频响曲线等参数了如指掌。


然而,就算这些衡量音质的客观参数摆了出来,绝大部分人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从这些客观参数去判断音质的好坏。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247

关于音质的客观测试,很少有人能深入了解参数背后的意义


不仅如此,这些客观参数,实际上参考意义也有限。例如总谐波失真,从保真的角度来看当然越低越好,但同样的失真数值,由于失真的频段不同,听感却可以天差地别;又例如频响曲线,平直固然很重要,但根据发声单元的摆放等特性,需要对曲线进行调整才能营造比较自然的声场。


因此,评价音质好不好,更多的还是靠主观听感,只要客观参数并没有劣化到坑爹的程度(例如分离度70%都不到),那参考价值并不很大。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257

RMAA可能已经是最简单的测试工具了,但很多人不懂测试方法


除此以外,测试音质客观参数的工具也是凤毛麟角,而且不太容易被人所掌握。最简单的方法,或许是利用声卡和RMAA软件来测试参数,但要比较严谨地测试音质,专业的AP是少不了的,或许还需要专门布置一间音频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00


与之相比,CPU的测试只需要跑分软件简单运行一下即可完成,屏幕画质好坏所需要的红蜘蛛等校色仪也比测试音频的工具容易折腾得多。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04


而且,有了测试音质的工具,大部分人也并不懂正确的测试方法,例如带不带负载测出来的数据也有天壤之别。种种因素之下,多数人对音质的评价,往往没有掌控在某个标准体系当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以至于有人说发烧的最高境界是烧文学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09


缺乏听音经验:多数人只能听有损MP3

既然音质难以量化,往往只是主观评价,那么评价者自己心中的标准自然成为重中之重。遗憾的是,不少关注音质的人,缺乏听音经验,其观点往往都是听风得雨而来的结论。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12


要如何才能积累听音经验?当然是要听得多,熟悉各种器材、唱片、录音乃至不同规格的音频文件;而如果你想要成为资深的发烧友,经常听现场更是必不可少。然而更多人听的只是有损的MP3文件,听音自然缺乏正确的指导标准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进行听现场这样的听音实践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些条件是难以满足的,越来越多的器材转向网销,往往也只有一二线的城市才有大型试听实体店,以供烧友接触各种各样的器材。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16


听现场?普通的演唱会和HiFi是没啥关系的,又有几人真的对古典乐团演奏兴趣盎然?因此,大多数人的“听音经验”,往往只是筑建于他人观点之上的海市蜃楼。所导致的结果是:很多关于音质的评价只是口口相传的“传说”,形成“玄学”也就理所当然了


拒绝盲听对比:你真能分辨音源区别?

WAV和无损是否有区别?APE和FLAC格式谁音质更好?对于类似的问题,烧友们总是讨论得津津有味。但是,得出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并不困难,例如进行ABX盲听测试, 蒙上眼睛去分辨不同音频的区别。如果分不出区别,任某东西的音质被说得天花乱坠,那对于你来说,也无补于事。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22

索尼就举办过全国规模的盲听大赛活动


只是,很多烧友并不会去作类似的对比,为此大家也找了很多理由,例如盲听对比对记忆力的要求太高啦,某些音质需要长期聆听才能发觉区别云云。但是如果音质的区别已经细微到记忆力所不逮的范畴,它是否真的有意义呢?


而长期聆听这一理由或许更加站不住脚,一些烧友进行盲听对比的时候,也是用自己长时间聆听过的熟悉音源,和陌生的器材做对比,但竟然分不出区别。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类似的测试,但却会用文字语言去描述音频系统间巨大的差别,或许这里面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听觉感官模糊:同一个音频文件早晚听上去不同?

和视觉相比,听觉的感官来得更加模糊,也比较容易随着时间产生变化。要对比屏幕色彩的不同,肉眼比较轻易就可以分别出来。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的感官就是精确无比的,相信很多人都玩过视错觉的心理游戏,例如区分黑白背景下的相同灰色哪个更亮哪个更暗等。视觉尚且容易受环境影响,更何况听觉?在一些心理暗示之类的影响下,例如同样规格的音频文件,某一个上面多了个金标认证,你对它的音质评价可能会迥然不同。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27

人的感官是相当靠不住的,视觉尚容易受影响,何况听觉?


不仅如此,听觉也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例如一些人并不知道,成年人的听力上限往往会衰减到只剩17K高频,随着年龄的增大,听力上限还会持续衰减。因此,你在不同时间段听同样的音频文件、不同年龄的人听同样的音频系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评价。“音质如同美酒一样越酿越好”这种看似“玄学”的观点,或许由此而来。


电声知识匮缺:HASH码一样的音频音质不一样?

关于音质闹出的很多“玄学”笑话,往往都相当匪夷所思。例如HASH码一样的音频文件,复制而来的那一份音质不一样;换用HDD和SSD储存音频文件,音质竟然也会有区别等等。这些“玄学”的诞生,往往是由于人们缺乏电声方面的一些知识而造成的。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29

无损音频的波形和原始数据是一样的,没有分别


前面提到,由于客观测试比较局限的原因,要衡量音质好不好,往往都需要靠主观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可以打破物理学的桎梏。不少人对电声原理不求甚懂,但只要有观点提出了某个因素会影响音质,不管合不合理,都会深以为然。


例如:无损音频之所以是无损,就因为解压后和原始WAV文件一样,但有的朋友就口口声声说解压后再压缩,重复几次这过程,WAV和无损压缩竟然能听得出区别,这是违反电声原理的。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32


总结

简而言之,由于音质客观测试数据存在局限性,多数玩家经验有限,加上实践困难,以及一些人对电声原理不求甚解,因此关于音质的观点,往往有所偏差又难以验证,很容易就会充满玄学意味。这也给了商家可乘之机,反正音质这东西这么玄,满口胡言也很少被人打脸,通过舆论造就一些“神器”,轻松就可以赚得盘满钵满。

微信图片_20181230145337


那么该如何跳出“玄学”的怪圈?偏听则暗,多听则明。一方面要对一些基本的电声知识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还是要多实践。实在没有条件的话,那干脆不要玩,要知道很多器材的实际成本低得可怕,固然有的东西贵得值,但也有以次充好的货色,你忍心被JS白宰一顿?


Processed in 0.090230 Second , 53 querys.